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税务文化 > 原创空间

呈现盲人眼中的世界

——浅谈《推拿》小马人物形象

发布日期: 2018年01月12日 来源: 本网站 作者: 玉门市国税局 高慧 分享到:


  沙宗琪是一家盲人推拿中心,老板是一个叫沙复明的盲人,店子周围的卫生很差,幸运的是店子里还算整洁。旁边有一个发廊,是男人们都喜欢的不正经的那种,发廊妹小蛮无精打采地倚在门框边等待着一个叫张一光的男人,他是沙宗琪的按摩师,也是发廊的常客。有一天,张一光带着一个叫小马的年轻人来到了发廊,一段躬身于黑暗的故事就此开始了。 

  这段故事正是导演娄烨狂扫第51届金马奖6项大奖,打败柏林电影节金熊作品《白日烈火》,一举夺得最佳的影片《推拿》。该片改编于毕飞宇同名小说,讲述了发生在盲人按摩中心按摩师们之间的故事。 

  这部影片塑造的人物有很多:内向懵懂的小马,多才多艺的沙复明,外冷内热的王大夫,心思玲珑的小孔,豪爽大方的张一光和貌美如花的都红等等。这些人物虽然个性分明,各有特点,却没有锋芒毕露,独具一格,他们好像人的眼睛一样各有分工,组成了沙宗琪这一整体。 

  影片中着重塑造了最具代表性的角色小马,他因为幼年时的车祸失去了光明,从此对于光明的记忆只有母亲支离破碎的尸体和九岁生日的血红色蛋糕,他封闭了内心却又渴望光明,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一直折磨着他,老父亲也因为他的眼睛到带着他四处就医,终于在电影开头爆发情绪,小马走向了极端,值得庆幸的是小马经过抢救保住了性命,也因此被送往沙宗琪盲人推拿中心,影片随着小马的视野进入了沙宗琪。 

  沙宗琪是一个盲人推拿中心,里面的人除了做饭阿姨和几个服务员之外都是盲人,过得是集体生活,表面上安逸而恬静,但盲人的世界永远没有想象中美好,就如影片中所说"盲人总是渴望健全人的,健全人在他们眼中仿若健全人眼中的神明"。盲人永远都会羡慕健全人,他们羡慕健全人是有眼睛的生物,小马寻短见的原因也是因为来自于失去光明的压力,他的这一举动映射了沙宗琪里所有盲人在失明初期的绝望和压抑,没有人在失明后还会有畅快的笑容,每个盲人心中都有一头洪水猛兽,王大夫如此,小孔如此,小马亦是如此。 

  按摩中心旁边的发廊暗示着欲望的宣泄,他们需要将自己的情感以最原始的行为表达出来,张一光代表着性欲,与爱情无关,仅仅是发泄,他爽朗笑容下隐藏的是卑微的内心,他们无论如何努力都只能在最底层,只能是为别人服务的按摩师,双手伺候着享受着光明的健全人,躬身于黑暗,服务于光明却看不到光明,他们得到的只是发廊妹的服务,同样处于底层的服务,老板沙复明的几次相亲失败,包括对都红的表白的失败,都是对他们的享受不到平等的控诉,因为他们连爱的资格都没有。 

  影片对此尤其刻画了小马对于嫂子的感情,以及嫂子的反应,极为细腻。小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女人是在张一光讲了黄色笑话后,小孔(也就是嫂子)害羞抓住了小马的脖子,小马闻到了嫂子身上的香味后,他的欲望瞬间被点燃了,从那时起他的脑中对女人只有发泄,他数次想侵犯嫂子,嫂子的态度一直是半推半就,但最终没有成功,直到嫂子和王大夫之间的性生活变得和谐,小马才被彻底拒绝。这时候,张一光如同引诱亚当夏娃的毒蛇一般走进了小马的生活,他带着小马认识了小蛮,从张一光的态度可以看出他们麻木的情感状态,或许那只是他们所认为的爱情。小马把他和小蛮的性当做治疗,用来发泄对嫂子的渴望,在他意识到小蛮不是嫂子之后,他道别了嫂子,小马的这一举动恰如其分的表现出了他们的情感状态,他是这样,张一光是这样,嫂子也是这样 ,只有都红对爱情保持着追寻的态度,是这群人中较为脱俗的一个。 

  小马与小蛮最终产生了爱情,小蛮对小马的爱情源于小马对她的爱护,为了她与另外的客人打架,在小马身上她看到了摆脱发廊女的希望,她可以有正常女性生活的憧憬,所以她爱上了小马;小马对小蛮的爱源于他重见光明,他成为了健全人,他成为了神明,他对未来也走了希望和憧憬,他迫不及待的要融入健全人的生活,而小蛮则是他可以迅速带走的另一半,如同他的细软一般。影片的结尾处展现了小马回归后的幸福生活,有自己的按摩店,没有盲人二字,还有自己的妻子。 

  清晨,小马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妻子,他模糊的视线里看到妻子正在洗头,他看不清妻子的脸,却看得见光明,风中摇曳着风铃的声音,和嫂子宿舍里那个风铃一样动听,小马最终娶了光明而非小蛮,那个妻子可以是嫂子,可以是小蛮,可以是任何一个女人,只要他能看得见的女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