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录比”就是“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比值,是判断考研竞争激烈程度的关键指标。
一、报录比是什么意思?
报录比 = 报名人数 ÷ 实际录取人数
举例
数据
报名人数
300人
录取人数
30人
报录比
300 ÷ 30 = 10:1,表示10个人里只有1个人能被录取
举例
数据
二、怎么看有没有希望?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报录比高≠没希望,报录比低≠一定能上
关键看你自身水平是否能排进前几名。比如:
有的学校报录比 15:1,但复试比例 1:1.2,只要进复试,机会就大;
有的学校报录比 6:1,但复试刷人很狠,初试分高也可能被刷。
有的学校报录比 15:1,但复试比例 1:1.2,只要进复试,机会就大;
有的学校报录比 6:1,但复试刷人很狠,初试分高也可能被刷。
2.结合分数线、复试线看更准
如果报录比高但进复试分数线不高,说明很多人分数不够,有“陪跑”现象;
如果报录比不高但分数线年年涨,说明竞争实际很激烈,录的人质量高。
如果报录比高但进复试分数线不高,说明很多人分数不够,有“陪跑”现象;
如果报录比不高但分数线年年涨,说明竞争实际很激烈,录的人质量高。
3.一般规律(供参考)
报录比范围
竞争强度
特点
2:1 以下
较低
一般是冷门专业或地区
3~5:1
正常
大部分专业处于这个范围
6~10:1
稍高
说明热门专业或好学校
超过10:1
高竞争
准备难度较大,需高分上岸
展开全文
报录比范围
竞争强度
特点
三、如何查一个专业的报录比?
方法一:学校官网/学院官网
搜索关键词:XX大学 + XX专业 + 报录比或 招生数据 + site:edu.cn
有些学校会出详细的统计,如下图(假设):
2024年XX大学金融专硕:
报考人数:820人
进入复试:120人
最终录取:100人
报录比:8.2:1
方法二:看复试名单人数
官网公布复试名单时,列表里每个人初试成绩都写着,复试人数 ÷ 录取人数,也可以推算竞争大致情况。
四、小贴士
报录比是参考指标,不是决定性因素;
真正关键的是你的初试分数,特别是能不能进复试;
如果你能做到分数线以上 + 综合素质不错,再高的报录比也能上岸。
报录比是参考指标,不是决定性因素;
真正关键的是你的初试分数,特别是能不能进复试;
如果你能做到分数线以上 + 综合素质不错,再高的报录比也能上岸。
结论:
报录比高低只是一个“外部竞争程度”的参考。想不想考上,看自己能不能卷赢别人,而不是看有多少人报名。你只需要“打败大多数人”,不是“打败所有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