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为什么用“唐明皇”来称呼李隆基?

后世为什么用“唐明皇”来称呼李隆基?

唐朝的历史中有一位备受争议的皇帝,他的名字叫唐玄宗,本名李隆基。李隆基在位期间,开创了大唐帝国的“开元盛世”,国家的经济繁荣,民众安居乐业,四方国君纷纷朝贡,唐朝的国力达到了鼎盛。但历史总有起伏,正如那句“物极必反”,李隆基的晚年却成为了唐朝衰落的导火索。天宝年间,他沉迷于与杨贵妃的奢华生活,彻底忽视了政务,纵容了奸臣,最终导致了安禄山叛乱,史称“安史之乱”。这个叛乱对唐朝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最终使得大唐的盛世走向了衰退,甚至在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唐朝最终被军阀朱全忠所灭,进入了黑暗的时代。

然而,事情的重点并不在此。真正值得注意的是,为什么我们如今常常看到唐玄宗被称为“唐明皇”呢?有人指出,唐玄宗的“玄”字是他的谥号。那么什么是谥号呢?谥号是指帝王、诸侯、文臣武将等死后,由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前事迹评定的称号,具有总结一生的意义。谥号通常分为美谥、平谥和恶谥三类。美谥是指那些褒奖的称号,如“文”表示文才出众,历史上的汉文帝刘恒便得到了这一谥号;“武”用来称赞武功,如汉武帝刘彻;“明”则表示光明正大,如汉明帝。而平谥则是既不褒也不贬的,如“怀”或“绍”;恶谥则是用来指责不好的,如“厉”或“幽”,显然,这些带有负面评价。

随着历史的变迁,谥号变得越来越复杂,字数逐渐增加。唐玄宗的“玄”字,实际上是他的平谥之一,它意味着先知先觉,逐渐变得模糊,象征着李隆基一生的复杂性。然而,唐玄宗这个名字使用至今,为何到了五代十国、甚至北宋时期,情况会有所变化呢?

展开全文

北宋的建立者赵匡胤,为了彰显赵家的威望,在一开始便追封轩辕黄帝为赵氏的始祖,并尊号为“圣祖皇帝”。到了1012年,宋太宗的儿子真宗赵恒,在继位后进一步追尊赵玄朗为“原祖”,尊号为“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赵玄朗听起来是不是有些熟悉?没错,他就是《封神演义》中的赵公明,民间信奉的财神,传说他拥有无与伦比的法力,曾师从通天教主。古人对于帝王和其祖先的敬重,导致了宋朝的王朝更替,也让古人避讳使用与“玄”字相关的字眼。

于是,聪明的宋朝人便用“元”代替“玄”,因为古音相近,唐玄宗的“玄”字便被改为“元”字,唐玄宗也因此被称为“唐元宗”。然而,这个称呼并没有持续太久。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李璟即李煜的父亲,他的庙号是“元宗”,这引发了混淆。庙号是帝王去世后,在庙中供奉时的尊号,跟谥号有着相似的功能。在此情况下,宋朝为了避免误解和混乱,决定称唐玄宗为“唐明皇”。

总的来说,唐玄宗的“玄”字并非谥号,而是庙号,而“唐明皇”则是他较为正式的称号。在清朝康熙年间,为了避开“玄烨”这个“玄”字,大家习惯性地改称李隆基为“唐明皇”,这逐渐成为了普遍的称谓。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笔记本和台式电脑哪个好
365bet娱乐在线

笔记本和台式电脑哪个好

⌛ 07-05 👁️ 6067
装修好用记账软件有哪些
365速发国际app

装修好用记账软件有哪些

⌛ 09-23 👁️ 6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