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育部於2024年啟動全新「轉學回台方案」,為在陸台灣學生提供學籍救濟及學歷保障。本文整理適用對象、轉學與隨班附讀雙方案、學分抵免重點、申請流程、英文資料準備,並附各校最新申請時程及專家建議。針對變動情勢下家長與學生亟需掌握的轉學細節,提供全面而實用的解析。
方案背景說明
陸校學歷認可政策變動
2024年起,台灣教育部將廣州暨南大學等隸屬中國大陸統戰部高校,自學歷採認名冊中移除。這意味著2024年以後新入學的大陸高校學生,學歷將不再受到台灣官方認可,但已經在校就讀的台灣學生,可透過教育部「轉學回台」與「隨班附讀」多重管道,維護繼續升學與就學權利。政策調整也說明,家長與學生需特別關注官方最新公告,以免影響未來發展。更多相關細節,請參考 教育部最新留學政策解析:台生在陸求學如何因應 。
5大重點:教育部公布轉學回台方案!在陸學生快速回歸必看
1. 適用對象明確
適用於:截至學歷採認名冊移除當日,已註冊入學的大陸地區台灣學生,無論專科、學士、碩士或博士班皆可申請
不適用於:名冊移除後入學或已定居大陸台灣人,以及非台灣籍學生
2. 轉學與隨班附讀雙方案
可選擇參加台灣大學本科轉學考,或以資格審查申請入學
持大陸學分可部分抵免,詳細以各校學則為準
如無法即時轉學,可申請隨班附讀,暫時銜接學習
3. 學分抵免與修業年限
原大陸校修業學分須經台灣各校審查抵免
學業年限累計不得超過學校規定
4. 申請流程全解析
重點步驟內容摘要準備文件成績單、在學證明、身分證、護照、照片等選校及查資格參閱各校招生簡章,確定報名條件填寫申請及繳件依招生指示繳交表格及資料等候審查及放榜部分學校需筆試或面談,依公告查榜辦理學分抵免錄取後由教務處完成學分對應
5. 學生權益保障
轉學回台學生學籍及學權保障
在陸修習學分成果原則上得認列,各項校內資源照常使用
如有問題可透過學校學務處尋求協助
當前熱門問題Q&A總整理
問題官方說明摘要名冊移除前入學還認可嗎?認可。只要在規定日期前註冊,學歷及學分有效可以申請哪些學校?全台多數大學招收,可依招生簡章查詢各校細節學分抵免原則是什麼?依原校修課內容及學分,由各校個案審查,部分需補修無法即時返台怎麼辦?可採用隨班附讀方案,彈性銜接,日後正式辦理轉學英文資料如何準備?各校接受英文成績單及證明,必要時須附譯本
兩岸學制與學分抵免差異,詳見 在陸台生必讀:隨班附讀與轉學回台選擇比較 深入報導。
英文申請指南全攻略
必要文件英文譯名對照
中文文件英文名稱補充說明在學證明/成績單Certificate of Enrollment/Transcript正本及影本備妥台灣身分證影本Copy of the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Card of Taiwan正反兩面護照影本Copy of Passport資料頁即可申請表Application Form for Transfer or Auditing Student依校制格式兩吋照片Two Passport-sized Photos白底、彩色課程說明信Letter of Course Description and Credit Hours原校或自譯均可
自傳(Personal Statement)撰寫架構
說明背景與在陸學習經歷
闡釋轉學原因及未來規劃
突出個人優勢及專長
結尾強調學習動機
推薦開頭: I am currently an undergraduate student at Jinan University in Guangzhou. Due to recent changes in Taiwan’s MOE policy, I wish to continue my academic journey in Taiwan, where my studies and future career will be fully recognized.
特別注意英文成績單如需翻譯,可自行處理但須加蓋原校章或經公信力單位核實。
各校轉學回台申請時程(2024版)一覽表
校名申請時間放榜日期備註國立台灣大學5月中旬-6月底8月初須參加面試國立成功大學5月-7月8月下旬可網路報名國立政治大學6月-7月8月中備審資料審核東吳大學5月-7月7月、8月學分抵免彈性世新大學6月-8月8月底重視學習歷程
以各校最新招生簡章及時程公告為準,建議考生及早查詢,規劃申請計劃。
申請注意事項與建議
每人可同時申請多校,考查時程需自行規劃
文件取得困難時,建議網洽台灣學校尋求彈性協助
學分抵免受各校認可標準限制,部分課程需補修
專家5建議
提前規劃,勿錯失報名及繳件時限
備齊中英文資料,符合各校規定
積極與目標學校保持聯繫
自傳與學習歷程展示個人特色
學科面試及申論題精心準備,彌補資歷差距
結語
「教育部公布轉學回台方案!在陸學生快速回歸必看」政策,為受影響在陸台生提供周全救濟及學籍銜接管道。家長與學生只要提前規劃、備妥文件、密切關注公告及領取時程,並積極聯繫台灣目標學校,即可確保學業持續無虞。建議持續追蹤教育部更新及校方最新訊息,保障留學及就業發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