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兰州市城关区国税局永昌路专业分局出口退税审核人员通过全省推行的“出口退税辅助管理系统”对企业进行风险扫描,系统提示:“该企业出口退税申报数据存在跨大类经营风险,风险值为高级”。下钻企业信息显示:该企业上游供货企业为2016年新办,跨类经营涉及出口额30多万元。审核人员没有掉以轻心,立即开展调查。
“内陆外贸公司出口机械表,生产工艺为镀金加工,出口申报之后又立即停产,其供货企业在省内,企业负责人和主要经营管理者均在外地……”这一系列的疑点引起了专业分局审核人员的警惕,凭着多年从事出口退税工作的职业敏感,主管税务人员立即暂缓了该企业的退税申请,并约谈公司负责人,向企业财务人员细致讲解出口退税政策,并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提醒。通过一次风险扫描,基层退税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化解了出口骗税风险,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大程度地挽回了国家损失。
近年来,随着出口退(免)税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外贸出口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但通过近年来已查处的骗取出口退(免)税案件情况看,一些不法分子骗取出口退税的手法表现出退税单证合法化、骗税手段隐蔽化、作案方式专业化的新特点,出口退(免)税管理迫切需要建立科学严密的风险防控机子,通过对出口退税企业指标分析,发现疑点指标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并进一步实施管理。
甘肃省国税局运用大数据理念对出口退税风险管理进行了大胆探索,出口退税辅助管理平台应运而生。该系统按照分类管理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扩展预警指标,运用国家税收情报交换制度接入海关、商务、外汇部门数据,跟踪比对系统内金税、函调等税务内部数据,“跨类经营”“国别异常”、“出口增长”等异常数据指标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出口退(免)税管理外部信息的缺失、管理手段单一的不足,丰富和延伸了出口退(免)税的管理链条。
下一阶段,甘肃版出口退税辅助平台将在现有风险管理、函调管理、报表管理的基础上,陆续完成统计分析、审核监控和拓展服务模块加载,让“牛刀小试”之后的辅助软件真正建立起一道“过滤网、缓冲墙”,抓住基层退税人员的“胃口”,让更多的出口退税获得“安全感”,有效防止出口骗税行为的发生。
相关新闻